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Logo
  • 重庆大学
  • 信息门户
  • 人才招聘
  • English
  • 首页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学院介绍
    • 组织机构
    • 领导班子
    • 师资队伍
      • 教授
      • 副教授
      • 讲师
      • 国际教师
      • 外聘教师
    • 管理平台
    • 常用信息
  • 新闻中心
    • 最新动态
    • 学院公告
    • 学术信息
  • 科学研究
    • 研究机构
    • 科研成果
    • 实验中心
  • 本科生教育
    • 最新通知
    • 专业介绍
    • 专业教师
      • 英语专业
      • 日语专业
      • 德语专业
    • 教学改革
    • 教务管理
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• 最新通知
    • 招生信息
    • 导师信息
      • 硕士生导师
      • 博士生导师
    • 学籍学位
    • 学生科研
  • 公共外语
    • 大学外语教育中心
    • 公共外语学分课程
    • 非限制性选修课程
    • 全校通识课程
    • 教学改革
    • 外语慕课
    • 外语二课堂
    • 课程教师
      • 大学外语创新课程组
      • 大学外语工程能源学科课程组
      • 大学外语文理学科课程组
      • 大学外语电气信息学科课程组
      • 大学外语艺体课程组
      • 大学外语公共研究生课程组
    • 教学管理
  • 党群工作
    • 党委(纪委)委员
    • 组织发展
    • 党建之窗
    • 制度建设
    • 党风廉政
    • 工会之家
  • 学生园地
    • 团学工作
    • 学生奖助
    • 心理健康
    • 实习就业
    • 创新创业实践
    • 课外活动
    • 常用信息
  • 国际交流
    • 交流项目
    • 教师交流
    • 学生交流
    • 国际语言与文化交流中心
  • 校友之窗
    • 历届校友
    • 校友风采
      • 校友寄语
外国语学院
    • 最新动态
    • 学院公告
    • 学术信息
当前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> 学术信息> 正文

学术信息

赛博格·人类与忒修斯之船—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讲座在重庆大学举行

作者:曾晨曦编辑:覃梦秋时间:2021-04-13点击数量:

2021年4月9日,中国著名学者、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戴锦华先生应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之邀,在重庆大学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“赛博格·人类与忒修斯之船——人文学的位置”的学术讲座。本次讲座由重庆大学人文学部、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、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共同主办,由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毛凌滢教授和电影学院范倍教授主持。

【戴锦华教授高屋建瓴,侃侃而谈】

讲座伊始,戴教授便坦言所谓“赛博格”不过是个看似新锐、实则源自20世纪历史深处的陈旧话题,而其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则是源自2016年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与围棋大师李世石的著名一战。当人工智能打败了人类,等待人类的是否是弗兰肯斯坦困境?当新技术革命不断推进,当弗兰肯斯坦的古老话题再一次变成新鲜的存在,迫使我们回答的时候,人类需警醒的是人类的自我机器化,即人类的自我赛博格化。

戴教授博闻强识,旁征博引,结合多部电影与文本进一步揭示人类的自我赛博格化危机:她援引电影REPOMEN,指出赛博格标志着人类开始接受技术对自己身体、意识的入侵,而这种入侵极有可能造成人类主体内部的撕裂。她结合当下现实主义电影佳作《寄生虫》,犀利指出,以人类之名不断推进的技术进步,其带来的便利却难以惠及人类全体:少数人可能因此获益,多数人却在技术进步过程中被放逐、被排斥、最终沦为“非人”,加剧了社会的结构性剩余。

【现场座无虚席,师生认真聆听】

戴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,如今,每个人都置身于赛博格化的现实之中:我们无法抗拒使用电子产品,因为电子产品给予我们基本的完整感和安全感;我们不断穿戴上赛博格式的可穿戴产品,诸如电子手表、电子手环此类;我们坦然接受着这场新技术革命对我们身体的改造。而在人类自我赛博格化的现实背后,隐藏的却是人类本体论问题:当人类一切被重新置换后,人类是否还担得上人类之名?由此,戴教授提出,当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了生产、劳动、生活形态与方式,改变了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态,甚至开始改写人类身体与生命之时,我们必须思考并追问人类本体论式的问题。人类此刻正置身于全新临界点,既有的共同梦并非解决答案,也无历史先例援引提供参考应对现实,我们只能置身所在历史社会结构中考量现实问题。戴教授掷地有声地说:“议题中的忒修斯之船,看似是在修补旧物,但时至今日,我们必须创造新生!”

谈及当今人文学科的发展时,戴教授坦言,在网络、数码、移动通信平台的冲击之下,一个新的知识类型必然、也必需出现。“文学”这个在20世纪已成为问题的人文学的对象,今天正笼罩在更浓的雾障之中。但是,换一个角度看,当我们开始想象一个新的知识型的时候,事实上我们也在想象着一种文化的、结构性的共同。如今,只有在新的跨学科碰撞中激活知识,打开学院的围墙,去真实地体验生活;给人文学注入真实的情感的热度,将自身的生命、困境、思考重新带入人文学,才能迎来人文学真正重新焕发活力的时刻。

在讲座的最后阶段,毛凌滢教授对上一场戴锦华教授的“再追问:电影是什么?”以及本次讲座做了简要的总结和回应,并就新文科建设相关问题及人才培养与戴锦华教授进行了交流,此后戴教授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交流,多位同学就相关学术问题、文化现实问题向戴锦华教授提问请教,戴教授均一一给以耐心细致的解答。讲座最终,大家以热烈长久的掌声向戴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敬意。

至此,重庆大学人文大讲堂--2021年第六期“赛博格·人类与忒修斯之船—人文学的位置”圆满落幕。


上一条: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常务理事会顺利召开
下一条:全国翁贝托·艾柯学术研讨会在渝顺利举行
Logo
联系电话

常用链接

  • 教育部
  • Uchallenge
  • 外研社官网
  • 大外研究会
  • 校长办公室
  • 党委宣传部
  • 人事处
  • 财务处信息门户
  • 教务处
  • 信息化办公室
  • 图书馆
  • 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

版权所有 /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QU

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电话:65678500 院长邮箱:cflyz@cqu.edu.cn 书记邮箱:cflsji@cqu.edu.cn

yabet亚博全站 | 亚搏yabo官网 | 英格兰vs伊朗预测 | 亚搏体育客户端下载 | 乐动足球 | yabo888vip手机版登录 | beat365官方网站 | hth华体会网页版 | 沙巴体育app |